为您找到相关结果为 45585 个
(1)货币供给的机制——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;
(2)货币供给的决定——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。
2、货币供应量: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。在数量上等于流通中的货币量,两者为一一对应关系。
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层次划分:
(其他存款(财政存款除外)
【注】
M1:狭义货币供应量,因其流动性较强,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;
M2:广义货币供应量,是研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变量;单位定期存款、个人存款、其他存款(财政存款除外)的流动性较弱,属于准货币
银行从业
初级《公司信贷》真题带刷班
授课老师: 王玉婷
挑选近年经典真题,将考点融入真题讲解,了解真题难度及考核形式,题型强化,破解真题。
主讲老师:王玉婷
免费试听
(2)可控性
①流通中货币(M0)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;
②狭义货币(M1)、广义货币(M2)虽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,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流通中货币的控制、调整准备金率及其他措施间接地控制
(3)相关性
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,就能够控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,从而有利于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。
货币供应量
1.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、创造、扩张(或收缩)货币的行为。
2.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,其变化能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,对企业生产经营、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
3.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,货币层次划分如下:
M0(流通中现金
M1 (狭义货币) 。 M1是指活期存款。
M2 (广义货币)。
欢迎您
登录233网校
同步数据不丢失哦~
中级法律法规考点
银行从业考试科目
银行从业个人理财
支付中介
2024银行从业考试时间
个人信贷
商业银行的职能
合规风险
银行从业考试免费题库
内部控制措施
备考资料
精品课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