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深化设计
(1)基础砖胎膜、地下室侧壁外防水层的保护层以及雨污排水系统的检查井、管沟等,宜采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砌筑。
(2)宜根据现场环境条件采用可拆卸式锚杆、金属内支撑、型钢水泥土搅拌墙、钢板桩、装配式坡面支护材料等可重复利用材料。【简答】
(3)内外墙宜采用清水混凝土、高精度砌体施工技术。
(4)楼板宜采用免临时支撑的结构体系。
(5)主体结构应采用预拌砂浆、高强钢筋、高强钢材及高强混凝土。
(6)室内装修应采用简约化、功能化、轻量化的装修设计方案。
(7)装饰装修应采用支持干式作业的材料。
(8)在满足装饰性能条件下,应采用规格尺寸小的装饰材料。
2)工艺要求
(1)临时设施宜采用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再生利用产品。
(2)在灌注桩施工时,应采用智能化灌注标高控制方法。
(3)基坑和垫层宜采用工程渣土或再生骨料回填。
(4)地下室底板的排水沟宜采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砌筑。
(5)钢筋智能化加工应采用数字化工具翻样。
(6)成型钢筋宜采用场外钢筋集中加工场生产的钢筋。
(7)地面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原浆一次找平,实现一次成型。
(8)采用临时支撑体系时,应采用自动爬升(顶升)模架支撑体系、管件合一的脚手架、金属合金等非易损材质模板,并应采用可调节墙柱金属龙骨、早拆模板体系等可重复利用、高周转、低损耗的模架支撑体系。
(9)脚手架外防护应采用可周转使用的金属防护网。
(10)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应采用模板与支护少的装饰工艺及构件。
3)现场管理
(1)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建设,宜采用“永临结合”方式。
(2)办公用房、宿舍、停车场地、工地围挡、大门、工具棚、安全防护栏杆等,宜采用重复利用率高的标准化临时设施。【简答】
(3)施工现场宜采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,结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、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,实时统计并监控建筑垃圾的产生量。